鹤壁市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经验介绍

  发布时间:2009-10-20 08:55 栏目:工作动态 来源:河南省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点击量:4897  

 

以培训促应用 以应用促建设 以建设促共享
--鹤壁市基础教育资源建设经验介绍
鹤壁市电化教育馆馆长 徐静斌
〇〇九年十月十三日
 
近年来,鹤壁电教人在省教育厅、省电教馆和省基础教育资源中心的领导和具体指导下,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在电化教育普及、农村远教工程应用、网络资源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方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先后荣获国家、省电化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目前,我市乡镇所在地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全部安装有多媒体教室,48%的学校接入了互联网, 45岁以下的教师人人会制作课件。有力的促进了我市电教事业的快速发展。现将具体做法给大家作一交流: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激发教师乐参与
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硬件建设是基础,资源建设是核心,教学应用是目的,管理服务是保证。为把资源建设工作做好,我们一是成立了鹤壁市基础教育资源中心,负责全市教育资源的建设,先后转发了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并结合我市实际制订了《鹤壁市基础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规划》、鼓励教师开发教学资源;二是成立了由教育局分管局长任组长,市基础教育资源中心牵头,师资培训、教学研究、教育督导等相关部门组成的鹤壁市基础教育资源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资源建设的宏观指导、统筹规划和统一协调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专家指导组,负责标准的制定、质量的把关和资源目标的分解和落实;三是积极筹建资源开发队伍。按照建制学校每校至少安排1名教师、各乡镇配备1名专干的标准,组成了市、县、乡、校四级资源建设骨干教师队伍。由他们制作、上传电子教案、课件、课例、论文等原创性资源。每学期每个单位还将资源开发的业绩纳入业务考核中,与评职评先挂钩。这一机制进一步激发了教师参与资源开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逐步形成了区域性开发网络。
 
二、 以人为本,强化培训,促进教师会开发
资源建设的主体是教师,教师既是资源的使用者,也是资源的开发者,因此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和资源开发能力成为进行培训的重点。按照《鹤壁市基础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规划》,我们制订了详细的教师培训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广大教师进行培训。在培训方式上,我们采取骨干培训与全员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和日常学习实践相结合、上级培训与自主培训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同时灵活采取“1+1”或“1+2”传、帮、带培训,年青的帮助年长的、骨干的帮助一般的,具体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困惑、难题。在培训内容上,实施三项策略:即培训项目化,作业范例化,效果效能化。重点进行了三个层次的培训,第一层次就是教会教师制作PPT教学幻灯片,学会对教育资源进行二次加工,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可以停留在“静”上,能够修改文字,能够插入图片、声音、视频即可,旨在教师的课堂使用效果上,由于简单易学,很快教师们就有了成就感。第二层次是教会教师会用Flash,Authware、Dramware等软件自制出“静”、“动”结合的课件,让课件元素适当动起来,用来解决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使教师开发教育资源水平迈上新的台阶。第三,对于硬件条件完善的学校,如有校园电视台的学校,则鼓励教师开发音、视频资源,培训教师利用视频采集软件制作课堂实录,让优秀课例上网,从而利于教师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据不完全统计,07年以来,我们先后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到380余所学校现场指导,举办各种培训班200多期(次),培训教师8200余人次,达到了45岁以下教师人人能制作课件。2009年上半年,我们组织了6期专项培训班,即FLASH课件制作培训班、PHOTOSHOP平面设计培训班、三分屏软件使用培训班,培训骨干教师180名,这些教师回到自己岗位后,积极展开了校本培训,形成了“星火燎原”之势。成为应用互联网资源、卫星宽带资源、光盘教学资源等多种资源的能手。如我市桃源小学电视台、山城区第五小学电视台为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提供了多项音视频教学资源;在省电教馆和我市专家组的指导下,淇县教师冯培仁等10多名同志开发出了80集动漫“中华成语故事”,由省教育音像出版社出版;浚县二中即将退休教师薛振忠,将高中历史课本已制成了系列课件集。他们的事迹,也感染了身边的教师,带出了一支资源开发的队伍。
 
三、多管齐下,共建共享,让教育资源库宜使用
陈小娅副部长曾说过,“硬件平台建好以后,资源就成了最大的问题。”为此,我们在认真吸取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积极组织本地教育资源开发,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资源开发整理体系,是通过外购,将目前先进的教育教学资源,充实到教育资源库。我省的电教教材政策为学校教学资源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用足用好电教教材是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库的最为便捷的办法。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采用了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相结合的方法,要求学校要有计划,有步骤的将教学真正急需的电教教材征订上报。通过几年的努力,有些学校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资源库,如我市培红高中、第五中学等,迅速地丰富了学校教育资源,并且使教师查询方便,在课堂上可以轻松使用;是鼓励学校通过互联网获取优质教学资源。目前互联网中教学资源非常多,一些网站如我们的河南基础教育资源网、中央电教馆网站等都有许多非常好的优质教学资源,在具备上网条件的学校,教师可通过搜索引擎筛选自己所需要的内容,方便快捷地下载到本地并上传到校内服务器。同时在学校之间建立联系,互相交换课件交换资源,以此节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的投入;是对于农村中小学远教工程项目学校,要求他们对下载资源进行整理,进行修改,进行加工,形成符合自己特色的教学资源库;是鼓励学校积极参加课题研究,形成较高标准的教学资源。如在十五期间,我市山城区第九小学承担的国家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题“高年级作文学习网站研究”,就有着丰富的作文资源,结题时,受到验收组专家的一致好评,被评为全国一等奖;鹤壁高中董振卿等几位老师,开发了“化学平衡专项学习网站”,获得省十一五课题立项;是充分调动信息技术学科及一些青年骨干教师的积极性,形成区域性研制小组,参与到学科资源库的建设中来,如我市金山明德小学多位教师热衷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课堂应用,他们主动放弃休息时间,自己动手,完成了1-6年级乡土教材“我们的母亲河-淇河”的开发,实现了教材的电子化,受到省市的表彰,在08年度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年会上作了典型发言。目前,经常给我们提供信息,上传资源的教师有300余位,成为我们资源开发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的财富;是通过我市开展的“八个一”活动,收集和整理优质教学资源,将全市教育系统最优秀的课件、教案、论文、试题等教学资源,经过审查后分别入“库”。此外,每年我们还专门下发遴选优秀教育资源的文件,收集集教学、师德、教研等内容于一体,符合鹤壁市教学实际和教材版本配套的优质资源。是积极开发本地视频资源,让教学能手的优秀课例上网,在每年的教学观摩周活动中,我们组织技术人员将优秀的课堂教学全程录制下来,充实我们的资源库。是与教育电视台合作,将每期的教育新闻等内容上传至鹤壁教育网上,供师生实时点播观看,受到了学校和家长的欢迎。是发挥潜能,将资源开发任务分解到各单位,激发各单位建设本土教育资源的力度。如淇县电教中心近年来摄制优质课达180余课时,利用电视台优势分别开设了《名师导学》、《优质讲坛》栏目实现共享;山城区成立了资源开发中心,各学校成立资源开发小组,形成了“千斤重担大家挑,校校头上有指标,人人肩上有目标”的态势。鹤壁四中、鹤壁高中、桃源小学等也在自己的校园网内开通了“原创”资源频道。
通过不懈的努力,我市教育资源网目前拥有教学课件4200个,教学论文5982篇,教学设计方案6664 篇,实现了全部资源免费开放。一个被条理化,规范化,系统化后的教育资源库正日趋形成,广大教师和学生打开资源库,不但很容易找到适合自己需要的资料,还能很方便地进行相互交流、探讨,从根本上缓解了我市优质教育资源的匮乏;大量的实用的教学素材,也提高了教师们制作课件的热情,很多老师获取资源后经过简单的修改,就变成了集图、文、声、像、动画等于一体,适合自己课堂教学的课件,提高了效率。进一步推进了我市教育资源建设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四、存在问题
在对资源库的建设方面,我们虽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是购买的部分教学资源,内容更新及软件升级缓慢。有些资源库只是视频文件和图片文件简单地堆积和分类。有些资源库与我市现在使用的教材版本不一致。
二是教师在运用网络资源时,虽然找到了许多我们急需的资源,但是由于网络病毒及网络黑客层出不穷,防不胜防,给校园网络和计算机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同时也给校际交流造成影响
三是各科教师计算机应用水平参差不平,再加上迫于升学考试的压力,课任教师也无法在资源库建设上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最终资源库建设重任还是落在某几个甚至某一个教师身上,往往效果不佳。
 
总之,信息时代的教育对所有地区、所有学校和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全新的挑战。我们相信,在省电教馆、省基础教育资源中心的领导下,全省各地能成网联片,实现进一步的共建共享。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徐静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