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8日 星期日
今天:
登录

请登录

中西文化融合
人格智慧并重
本土情怀与国际视野兼备
党建之窗思想郑外

找到课堂教学改革的现实路径

发布时间:2012-03-21 00:00 栏目:思想郑外 发布单位:郑州外国语学校 点击量:3435 【公开】
 我们要建立的新型课堂什么样?

  如果从课程改革的目标上去找依据,一是新课程在课程功能的追求上发生了变化。学科课程要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学科教学要关注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同时还要关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由一维变成了三维。

  二是新课程对课程实施的要求发生了变化。新课程要求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这样的要求用传统课堂那种“老师滔滔讲、学生默默听”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实现。不改变教与学的方式,不真正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根本无法达到新课程的要求。因此,对传统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从洋思中学、东庐中学到杜郎口中学,又到后来许多学校的探索实践,从中我们可以找到一条系统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现实路径。这条系统路径包括课堂教学新理念的确立、新流程的确立、新环境的构建、新型课堂组织方式的建立、教学要素之间关系的调整、新的评价视角以及新的课堂教学管理机制的保障。

  树立以学为主的基本理念

  课堂教学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命状态。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了什么,更要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如何。

  简言之,就是关注学生的学,创造一切条件与机会让所有学生参与到学习之中。教师的教不再是一味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如何有效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

  建立鼓励学生参与的课堂流程

  传统的课堂教学流程一般都是“复习旧知-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作业”。这样的流程注重教师的讲授,从头到尾突出的是教师主导这根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而新型课堂形成了“自主学习、交流互动、点拨指导”的基本流程,为学生参与课堂留有很大空间。

  自主学习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己学习的过程;交流互动是在教师有效组织下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与相互帮助的过程;点拨指导则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或者是由教师组织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

  流程的改变促使“课堂真正变成了学堂”。在这样一个基本流程下,许多学校进行了自己的探索,如河北威县人才学校的课堂流程就确立为:“自主学习-小组交流-提问展示-精讲点评-巩固练习-补救达标”。

  山东省高青县推行的“五步导学法”也建立起了一种新流程。学生在课堂上“明确目标-前置自学展示交流—合作探究—达标拓展”;教师围绕学生的活动,“明确目标—问题助学—诊断指导—点拨提升—总结评价”。

  本刊曾推出的河南省西峡县“三疑三探”教学改革,课堂流程是“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拓展运用”。

  北京十一学校初中部进行的课堂教学改革,则结合每一个学科的特点,对每一个学科的每种课型流程进行了建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教导学”是这个建立新流程所依据的基本原则。

  “自主学习、交流互动、点拨指导”,就是让学生学在前,在先学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探究的过程。由此,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成为可能。

  确立面向全体的教学组织方式

  几乎所有取得实效的课堂教学改革,都采取了小组合作作为教学组织方式之一。在教师的引导与组织下,学生在小组中独学、对学、群学。

  过去,教师通常是面对班级群体进行教学。而在新型课堂中,教师首先面对的是学生小组。小组把课堂分成了许多小单元。

  这些小组大多本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划分而成,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差异,发挥互帮、互助作用,让学生充分合作,人人参与其中。

  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充当着组织者的角色,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北京十一学校初中部的语文老师王丽就对此深有体会,在她看来,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学生学习的管理者”。

  构建辅助学生学习的教室环境

  走进杜郎口中学教室的人,首先感受到的是环境的变化:教室里没有讲台,桌椅的摆放也不再是熟悉的面向讲台排排坐,而是三四张课桌放在一起,学生围坐。

  教室里,除了有窗子的墙壁,其他三面墙壁都挂满了黑板,甚至门口走廊的墙上都张贴了许多激励学生参与课堂、展示自我的标语,如“我参与,我快乐”、“我展示、我精彩”等。

  表面看起来,这是环境的变化。而从环境变化的背后,实际上是理念的变化。

  没有讲台,教师可以更多地走入学生中间,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之中去;学生围坐可以为交流与互动提供更方便的现实条件;增加黑板可以让学生有更多自主活动和展示的园地;激励性标语可以时时提醒学生参与课堂。

  当然,不同的学校的教室环境可以不同,不是所有的教室环境都要一样。但创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的环境条件,是建设新型课堂不可或缺的。

  重新调整课堂要素之间的关系

  在与课堂教学相关的要素当中,最重要的有三个:一是教师,二是学生,三是教学内容。

  在新型课堂形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已经从过去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控制课堂、具有不可替代的权威性,变为了一种对话关系。对话中蕴含着民主与平等。与此相适应,师生的教与学行为也发生了改变。过去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现在是以学生的学为主。

  在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中,教师的角色由单一变得多重,从讲授者变成了引导者、参与者与组织者。正如四川省华蓥市的课堂教学改革那样:教师的导体现在“导自学”和“导互帮”上,更具体地体现在组织、协调、评价、启发和点拨上。

  二是教师与教材之间的关系,已经从过去的“教教材”变为现在的“用教材教”。这一变化决定了教师对教材的使用更具有主动性。教材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但不是唯一的内容,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标准、校情、师情与学情对教学内容进行改进。比如对学段学科内容整体设计,对学段各模块进行合理安排。可以新增加内容,也可以删除重复的、不符合标准的内容,更换不合适或不合理的内容,整合不同知识点或不同学科的内容,打破原来学科内容的次序,等等。

  三是学生之间的关系,由孤独的学习者走向学习共同体。传统课堂中,只重视师生之间的单一关系,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并没有真正建立。新型课堂之下,由于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小组的建立与运用,使得学生之间形成了学习共同体。在这样的共同体中,学生之间建立起了合作、互帮的关系,互相讨论、检查、督促、激励、约束、评价,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涵。

  四是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由“单打独斗”走向合作共研。围绕课堂教学改革,建立起的教师之间合作共进、合作共研的同伴互助关系,已经改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活状态。

  五是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关系,过去是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把教材中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新型课堂注重的是教师如何带着学生走向教材。“导学案”就是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的一个有效载体。

  以教学评价引导课堂教学改革

  新型课堂下的评价观是,不看教师讲得如何精彩,要看学生学得是否主动。课堂教学评价从评价教到评价学生的学来引导教师的教,即教师教得怎么样,要看学生学得怎么样。用这样的视角重建课堂教学评价是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杜郎口中学曾经以这样的标准评价课堂:课堂气氛要求和谐、民主,学生敢问、敢说、敢爬黑板、敢下桌讨论,形成一种积极主动、争先恐后的氛围,学生读、说、议、评、写贯穿始终。不集中背答案、做练习题。课堂要拓展、挖掘、提高,重视培养能力。学生活动人次多,密度大,人人有份,课堂效率高,效果好,达标率高。可以看到,这样的评价标准重点放在了评价学生的学习上。课堂评价对学生能力产生期待,即看学生是否会提问、是否会自学、是否会展示、是否会倾听、是否会评价、是否会质疑、是否会讨论、是否会总结、是否人人都参与、是否都有成功的体验、是否真正获得能力发展,以这样的评价来引导新型课堂的形成。

  设立适合的新型教学管理机制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要有相应的教学管理机制作为保证。

  东庐中学推进以“讲学稿”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改革,就是以有效的备课管理改革为保障的。他们把教师单独备课改为集体备课。主备教师提前一周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程序,将“讲学稿”草稿交备课组长审核。备课组长初审“讲学稿”后至少提前两天将“讲学稿”草稿发给全体组员,然后召集组员集体审稿,提出修改意见。主备教师按集体审稿的意见将“讲学稿”修改后交审核人审查,再由备课组长将审核后的“讲学稿”交分管领导审定,制成正式文本。上课前一天,将“讲学稿”发给学生,任课教师对“讲学稿”再次进行阅读理解和补充。第二天师生共用“讲学稿”实施课堂教学,课后教师在“讲学稿”的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课后记”,用于下次集中备课时小组交流。

  山东省高青县推进的以“导学案”为主的五步导学法也将集体备课作为重要的教学管理制度。“导学案”要经过“五备”过程的历练,一是个人初备、形成个案,二是集体研讨、形成初案,三是完善整理、形成定案,四是跟踪听课、形成复案,五是教后反思、形成补案。

  杜郎口中学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更是形成了“四位一体”的课堂管理机制,即班主任把关课、年级主任反馈课、学科主任的科研课、验评小组考核课。改革教学常规管理的内涵,建立相应的课堂教学管理机制,对于课堂教学改革不可缺少。

  “课改就首先要改课”,这是基层学校在经历许多迷茫后经探索达成的共识。

  2011年,“改课”已经成为许多地区课改再出发的动力。对已有探索的梳理,将为我们提供一条清晰但不一定笔直的现实路径。

找到课堂教学改革的现实路径

www.jyb.cn 2011年12月30日 作者:赵小雅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回望2011】

  2011年4月8日7版

  站在课程改革应有的高度

  北京市十一学校初中部从2009年开始进行“课题带动、整体推进”式的课程改革。他们的课程改革以价值作为引领,评价先行,确立了3项课程改革目标:一是构建符合学校特点的课程体系;二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减轻负担,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三是促进教师成长。在此目标下,学校充分调动教师参与课程的热情,对初中课程进行了规划,尝试进行学科课程整合,重点推进了以学研导航、小组合作学习、构建学科训练体系以及再造教学流程为关键的课堂教学改革。

  2011年7月8日5版

  构建学生自主的课堂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才学校是一所农村学校而且是民办学校,在当地却成了民众争相选择的学校。

  走进这所学校,我们找到的秘笈只有一个,就是坚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他们把改革命名为“3331课堂教学模式”。这种课堂教学模式重视对学习小组的建立和运用,探索出了以学生学习为主的“自主学习、小组交流、提问展示、精讲点评、巩固练习、补救达标”的课堂教学流程。这个模式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根本,以小组交流为重点,以提问展示为灵魂,取得了很好效果。

  2011年7月22日5版

  为满堂灌做一次“大手术”

  从2006年开始,四川省华蓥市着眼于区域课堂教学改革。通过学习与研究,他们总结出了“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改革模式。

  这项改革以自学、互帮、导学为关键,在整个区域试图建构这样的课堂:学生自学、互帮,教师导学。教师的导体现在“导自学”和“导互帮”上,更具体地体现在组织、协调、评价、启发和点拨上。同时,改革还辅以有实效的培训和有针对性的教师评价改革作为区域推进的保障。

  2011年11月25日5版

  彩虹绘就梦想课堂

  上海市虹口区的课堂教学改革,有自己鲜明的节奏与指向。他们从教学基本目标做起,从作业等最基本的环节入手,把温馨、情趣、有效作为课堂教学追求的向度,并以此为核心进行项目推进。在虹口教育人看来,“教育面临的问题千头万绪,有效课堂的理想与追求是最可靠的抓手与突破口。”

  2011年12月2日5版

  把区域作为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平台

  课改理念如何才能变为真切的行动?基层的答案是:从课堂教学改革做起。

  课改初期,基层涌现出了一大批以学校为探索主体的“改课”经验。那么,一所学校的成功经验如何才能成为整个区域学校的整体行动?我们试图通过四位教育局长亲力亲为推动区域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提示教育行政部门:课堂教学改革已经成为提高整个区域教育质量,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

  当然,要顺利推进区域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制度与管理机制的重建。它绝非轻易就能做到,但却为我们留下了广阔的可为空间。

  2011年12月16日5版

  以“活动单导学”为抓手区域推进课改

  江苏省如皋市从2004年开始探索并在全市推进“活动单导学”模式课堂教学改革。

  这项改革以“活动单”为载体,以师生活动为灵魂,以教师导学为关键。通过“引”即行政带头、“领”即全员培训、“研”即课题引领、“逼”即建章立制、“评”即过关考核等有力推进措施,在全市有序、有效地推进了课堂教学改革。将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每一个学生都“融化”在改革之中,带动了区域教育整体质量的提升。

                                                                      《中国教育报》2011年12月30日第5版

 
Copyright© 1983-2018 by www.zzfl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外国语学校 版权所有 0371-67987877(校办)0371-67984259(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