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8日 星期日
今天:
登录

请登录

中西文化融合
人格智慧并重
本土情怀与国际视野兼备
党建之窗思想郑外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才是教育的意义

发布时间:2012-04-12 00:00 栏目:思想郑外 发布单位:郑州外国语学校 点击量:3338 【公开】
    江苏省启东市一所中学出现了有趣的一幕:中学生江成博在3000多名师生众目睽睽之下将之前老师“把关”过的演讲稿,悄悄换成另外一篇抨击教育制度的文章,作出激情演讲——“这种变味的教育,学了能有什么用呢?就是考上大学能如何?找到工作又如何……”“我们不是机器,即使是机器,学校也不该把我们当成追求升学率的工具!”

  这本来是一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演讲,国旗下的讲话,江成博俨然当成了“讨伐”教育制度的场所。按理来说,能在全校师生面前演讲的学生肯定是听话的好学生,但这样让所有人深感意外的演讲,在老师眼中显然是离经叛道的,只是这赢得了不少同学的热烈掌声。与此同时,近日多地“雷人”校规引发网友热议,一些不可思议的校规甚至“天雷滚滚”:“男女同学平时距离不能小于50厘米”、“男女生不得同桌吃饭”、“男女生不得成对单独出现在校园里”、“周末不准看湖南卫视”、“生日不可请同学一起过”……纷繁复杂的校规成了众人眼中的“笑规”。学校的出发点自然是好的,为了防“早恋”、防“叛逆”、防“不用功”……可谓是花尽心思,订立各种条条框框,学生不能越雷池一步。

  但是,从江苏中学生这一激情演讲来看,这些所谓“校规”能起多少作用恐怕是显而易见的。规定似乎可在表面上管住学生的行为,让学生成为一群听话的共同体,但是这如何能管得了学生的思想?一篇被老师“审定”过的演讲稿同样可以不讲,当着全校师生说着肺腑之言,对教育制度进行公开抨击。或许,这个学生当众的演讲存在偏激之处,但是现实来看,我们教育机构对于学生的规制着实太多了,而敢于说“不”的学生、敢于表达己见的学生又确实太少了。学生在这样的规制体制下,更多地成为一个个没有主见、光会读书应试的模板,我们甚至看不到具体每个人有棱有角的面目。

  我们常会问,为何泱泱大国出了不少人才,却始终出不了大师,总与诺贝尔奖这样的国际顶尖奖项擦肩而过?一种刻板、压制、不得越雷池一步的教育氛围可谓“功不可没”,任何一种稍有思想的行为都会判定为“离经叛道”。当然,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是需要引导的,成长的过程并不必然都是正确的,这正是教育者、教育机构在培养学生成才中最为重要的意义与命题。但引导不意味着压制,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成才成人,不是说教育者自己画一个框框让孩子只能在里面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说,我们教育的失败正在于此,替孩子思考,或者告诉孩子必须怎样思考,久而久之,他们也就失去了思考的动力与能力。

  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的骤然辞世,不禁让人想起了另外一个几乎与他有着相同人生经历的天才比尔·盖茨。他们同样在计算机领域建立了让全世界羡慕的帝国,但是,他们又同样是大学没有毕业就主动辍学开始创业,成为两个辍学的杰出巨人。世界上的路本无绝对正确与错误,但独立思考的能力是每个人毕生受用的一笔重要财富。 摘自《南方日报》作者:洪 丹

 
Copyright© 1983-2018 by www.zzfl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外国语学校 版权所有 0371-67987877(校办)0371-67984259(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