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沁阳市实验小学

>学校首页>家长学校>内容详情

海勇谈家教 || 唠叨源于自己的混乱

发布时间: 2022-06-21 11:04 发布单位: 沁阳市实验小学 浏览量: 384 【公开】

唠叨是一个人控制欲望的不经意流露,简单、无效却不断重复,其实这更多像是一个“诡计”。

为什么这么说?

图片


首先,唠叨者本人可能是混乱的。

本人的混乱其实无关他人,但是当你挑剔、唠叨与管教他人时就会自然地忽略自己的混乱,简单说就是把自己的混乱忽略不顾而顾他人,可以说是一种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自我掩盖。

这种掩盖可以说是一个在心理学里最有趣的事情了:当你对他人感兴趣(变成医生)的时候,就会忘了自己是一个病人,更像是一种对自己的哄骗,这就是很多父母表层学习后都会变成指导师、咨询师的原因,当然我们也不排除不少的心理咨询师也是因为想“医好自己”而学习了心理咨询,并最终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其实这里面都有一定的风险存在,只是在短期内的自我沉浸而变得无感。当然这里面有一个概率就是当你开始当“医生”之后就忽略了孩子,孩子就有机会做自己,于是问题迎着机会就解决了。

其次,唠叨、控制其实是其本人的一种求救信号。

“我混乱的快不行了”“我控制不了自己”……只是用一种控制他人的方式寻求被关注、被管理、被控制,也可以说是一种反向依赖。

直白点说,这种唠叨就是向别人呼喊:我还是个孩子,还没长大。但是却总以“小大人”“假大人”姿态出现,现实中似乎很多哈。他们通过管别人实现一种求救,但是如果对方也是一个孩子,他们就会很容易在“孩子的世界”发生矛盾冲突,最后像孩子打架一样不了了之,很多孩子的创伤就是在这样的不经意间形成的,而大人却又毫无觉察。

图片


第三,唠叨的背后的最大的动机就是追求完美,居安思危却又缺乏安全感。

唠叨就可以产生与孩子、配偶及他人的连接,这种连接是会催生“后叶催产素”的,让人镇静情绪,改善焦虑。

那么,如何改善自己的的唠叨?

首先,自我觉察。随时随刻“记住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1”,而后再通过学习与体验在“1”后加“0”。

其次,感受唠叨。随时看见“唠叨背后”,是在期待什么?是在表达什么?还有什么可能?

图片

第三,一致表达。从本心到呈现本身是一条直路,但是方法却会让我们绕远,对方法的思考又会让我们绕的更远,内耗不说,让孩子从此变得迷茫是一定会有的。

第四,回归简朴。亲子关系本身就是简单而朴实的“在一起”,但是各种“奇异方法”“焦虑覆盖”让关系变得“看起来很美”的复杂,距离关系的真相似乎更远了。

总之,唠叨归根结底是自己的事情,表面是对别人的不满,其实是对自己的不满,能悟到这一点,就是该文对您的价值了。


(文章来源于《河南家教》)


主管: 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 河南省基础教育资源中心
技术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客服电话:4001801818-333
Copyright © 2005 - 2024 河南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05 - 2023   河南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豫ICP备2023036751号-1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