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其他文章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核心素养
发布者:贺光辉发布时间:2022-04-30 10:06:04阅读(2667) 评论(0) 举报
心理健康教育核心素养
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师的基本任务和责任之一,全员、全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实处,关键在于学校领导的重视,同时,作为教师应知道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是什么?内容要哪些?只有知道了原则,掌握了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并对每个阶段需要对学生加强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耳熟能详,才能在实践中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
新修改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纲要》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做了进一步细化。根据纲要,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和技能。其重点是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不同地区的实际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做到循序渐进,设置分阶段的具体教育内容。
小学低年级主要包括:
1、帮助学生认识班级、学校、日常学习生活环境和基本规则;
2、初步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重点是学习习惯的培养与训练;
3、培养学生礼貌友好的交往品质,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感受友情;
4、使学生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初步学会自我控制;
5、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新集体和新的学习生活,树立纪律意识、时间意识和规则意识。
小学中年级主要包括:
1、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自我;
2、初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树立自信,乐于学习;
3、树立集体意识,善于与同学、老师交往,培养自主参与各种活动的能力,以及开朗、合群、自立的健康人格;
4、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学会体验情绪并表达自己的绪;
5、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角色意识,培养学生对不同社会角色的适应;
6、增强时间管理意识,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学习与兴趣、娱乐之间的矛盾。
小学高年级主要包括:
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和兴趣爱好,在各种活动中悦纳自己;
2、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端正学习动机,调整学习心态,正确对待成绩,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3、开展初步的青春期教育,引导学生进行恰当的异性交往,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异性同伴关系,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
4、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正确面对厌学等负面情绪,学会恰当地、正确地体验情绪和表达情绪;
5、积极促进学生的亲社会行为,逐步认识自己与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关系;
6、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初中阶段学习生活做好准备。
心理健康教育重点:
1、现在健康理念是一种全人的健康理念,全人的健康是现在生活中实践活动着的每一个人类成员,在其生命活动的整个发展阶段,生命活动的各个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全人健康是个体生命活动的主系统及其活动环境的全面健康。全人健康是个体生命活动的各个阶段的全健康。全人健康是包括人类全体成员在内的全员健康,现在健康理念是一种动态的健康理念。现代健康理念是一种谱系的健康理念。现代健康理念是一种促进的健康理念。
2、心理卫生运动三阶段:从改善精神病人的待遇到主义精神疾病的预防;从关心身体因素的制约到关注社会因素的影响;从努力提高个体的适应能力到力图全面提高人的心理素质,挖掘人的心理潜能。
3、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基本内容是现实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良性功能关系。心理健康本质特征是个体主导其生命活动的有效性。心理健康的现实表现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健康
4、心理健康标准的依据统计学标准、社会规范标准、主观经验标准、生活适应标准、心理成熟标准、生理学标准。
5、心理健康标准首先考虑个体生命活动的差异,这种差异典型地表现在个体的年龄发展阶段中。其次,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个体的实践任务虽然有差异,但从整体上看,现实关系三个方面,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
6、心理健康的标准智力发展正常、情绪稳定乐观、意志品质健全、行为协调适度、人际关系和谐、人格完整独立。
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识
1、心理健康教育基本内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现代教育理念,是一项具体的教育活动。它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为主要依托,结合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生实践智慧生成的教育活动。在最终目标上,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进而实现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2、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从心理上帮助人,教育人的过程,都是采用相一致的理论方法。注重建立助人者与求助者的良好人际关系,认为这是帮助求助者改变和成长的条件。工作范围相似,强调帮助来访者成长和改变方面是相似的。
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学定位是全面发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现代学校教育改革和实践中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理念与其他教育活动一样,有着自己特定的教育主体、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是所有这些要素以一定方式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完整教育系统从涉及内容来看,主要也是属于教育学范畴教育学家看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来源于教育学,是教育学的题中之义。
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学定位旨在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学,强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在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心理素质的提高;一切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措施都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关注的。在本质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
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预防和心理卫生、心理咨询、诊断性评价、行为矫正、学习指导、职业指导。
6、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教育重点发生转移;教育形式发生互补;重视加强早期教育;教育力量日整合;教育技术日新月异;教育理论多元融合;逐步开设相关课程;重视教育的绩效作用;主义本土特色研究;强化从业人员素质。
7、我国发展趋势普遍化,重点化,整合化,现代化,本位化,专业化,本土化。
8、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顺应世界教育改革潮流的需要;改变国内基础教育现状的需要。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体系。
1、目标的作用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的制约作用 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的制约作用 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结果的评价作用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学生的教育作用。
2、构建目标的依据以我国学校教育目的为依据以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为依据。
3、构建目标的原则在价值取向上,坚持社会规范和个人需要相协调 在出发点,坚持现实性与超越性的结合 在言语描述上,坚持抽象性与操作性相兼顾 在逻辑体系上,坚持整体行与系统性相统一。
4、目标结构:认知,情感,意志,个性。
5、认知目标:开发自我智能、掌握学习策略、改善学习品质。
6、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社会性情感品质和增强情绪调控能力 情绪认知和情绪识别情绪表达和情绪理解 情绪主导和情绪平衡 情绪控制和情绪宣泄 情感发展和情感培养
7、意志目标:帮助学生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良好意志品质:意志的独立性,意志的果断性,意志的坚毅性,意志的自制性。
8、个性目标:促进社会适应,完善个性品质。
9、基础目标:防治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 基本目标:优化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健康 最终目标:开发心理智能,达到自我实现。
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1、原则生活性原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主体性原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 积极性原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全体性原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
2、生活性原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全面性,活动性 主体性原则:要从满足学生的正确需要入手,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尽其所能,全面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个人的尊严,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对待,尊重学生的选择,对学生一视同仁。
3、积极性原则:坚持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坚持使心理健康教育走在发展的前面。
4、三个全体性原则:制订教育计划要着眼于全体学生;要注意每个学生机会注意学生的特殊需求并给予实际帮助。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学习心理指导、智力训练、情感教育、性格教育、耐挫能力培养、人际关系指导、性心理健康教育、自我意识发展指导、职业指导、休闲指导。
2、学习心理指导必要性:学习心理活动是学生主导的心理活动,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学会如何学习是时代的要求。具体内容:学习方法指导(意义:扩大学习范围,掌握更多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效果)、学习动机指导(与学习关系:对学习推动作用,学习对学习动机的反馈作用)、学习兴趣指导、学习习惯指导、应试教育指导。
3、智力训练。
概念:抽象思维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是学校智育工作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核心任务。
内容:使学生了解智力发展是一种动态过程使学生正确认识智商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正确认识男女智力差异,使学生认识自己的学习潜能,使学生有的放矢地参加智力训练。
具体目标:语言符号能力、数理逻辑能力、视觉空间能力、音乐节奏能力、身体运动能力、人际关系能力、自我认识能力。
4、情感教育必要性:情感教育能促进品德的发展 情感教育能促进认知的发展 情感教育能促进身体健康的成长 内容:培养积极的情感、调控消极情感。
5、性格教育:
概念:性格是人堆客观现实的稳固态度以及与之相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心理特征,与思想品德、性格与知识学习、与身体健康。
内容:培养良好的性格特征,帮助他们矫正不良性格特征。
6、耐挫能力培养
耐挫能力:个体对挫折可忍耐、可接受程度的大小。
必要性:挫折反应的普遍性使然挫折所导致行为结果的二重性使然,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然。
内容:要使学生形成对挫折的正确态度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对挫折的容忍力和超越力(生理因素、生活经历、思想基础、个性特征、期望水平、挫折准备,挫折判断、防御机制)。
7、人际关系指导:
人际关系指导的
主管: 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 河南省教育资源保障中心 河南省基础教育资源中心
技术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客服电话:4001801818
Copyright © 2005 - 2023 河南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豫ICP备2023036751号-1
更多问题请关注公众号